雅道陶瓷酒坛

位置: 酒坛 > 酒坛知识

磁州窑系白地黑绘花酒坛

来源:陶瓷酒坛批发网作者:雅道酒坛时间:2014-07-05

[导读]:以上所述各类酒坛的装饰风格,具有黑白对比鲜明的磁州窑器特点。因其产地不同,故我们称之为磁州窑系白地黑绘花酒坛。

  近几年来,笔者在河北邯郸一带发现了数十个白地黑绘花酒坛,经过比较,可将其大致分为五种型号,并有大口、小口之分。

  小口酒坛高25厘米左右,口径6厘米左右,大腹径18厘米左右,底径10厘米左右。小口坛肩部一周都有支钉痕十数个不等,这是由:于在其上扣烧大口坛而留下的。在有的大口坛内底也留下支钉痕迹,这是由于在其内套烧其他器物的缘故。

  装饰特点

  所见各类酒坛的器胎皆由浅米黄色耐火瓷料制成,俗称“大缸料”。其制作工艺是先在坯胎上施一层白色化妆土,在白色化妆土表面再用深、浅褐色彩料勾绘出各种花卉图案或书写不同文字,而后器身满施白透明釉,器内满施深褐色或茶叶末色釉至口唇部,从而形成黑白反差强烈、图案醒目、层次感极强的装饰效果。用于粉饰胎体的白化妆土(俗称“白碱”)和黑绘彩料的“斑花石”等原料均产自当地。

1斤3斤5斤10斤黑色复古封藏陶瓷酒坛
1斤3斤5斤10斤黑色复古封藏陶瓷酒坛

  这类酒坛装饰的共同特征为白地黑绘花,俗称“酱彩”。在施绘装饰方面,大口坛与小口坛有所不同。绘画装饰从上到下一般可分为2到3层,一般坛的颈、肩及腹部分别用粗、细弦纹分隔成不同间距的装饰带,其间绘点彩或水波纹。有的在肩上部两道弦纹间书写行书题记,如“大明国山西潞安府壶关县程村匠人王做造大样酒坛,壬辰年癸卯月壬子日”、“春夏秋东(冬)酒,东西南北人造成”、“国正天心顺,官清民自安,妻贤夫祸少,子孝父心宽”等文字,或者其下再绘开光,书写“福禄祯祥”、“一坛好酒”、“美味香甜”一类的词句,腹部多绘一圈卷草纹、变形鱼纹、变形鸟纹等纹饰,当地有称“鬼脸”之说,但不明其义为何,腹下部为素白色。但题写年代款识者仍为少数。大口酒坛绝大多数在肩部绘缠枝莲花纹、牡丹纹、鱼纹等,也有在肩腹结合部绘开光书写“东阳高酒”、“好酒一坛”、“清何(河)白水”、“一坛河清”等一类与酒有关的民间俗语,在酒坛腹中部同样绘一圈变形鱼纹、飞鸟纹等。腹下部多素白色,也有部分酒坛在腹部开光中书写民俗风情内容的吉祥言语,或在腹部满书唐诗、宋词、元曲名句。如有一件一号大口酒坛,肩部绘四片开光,其中两开光绘荷花,两开光书文字,一侧内褐色书“一部春秋扶汉鼎,满腔忠义贯乾坤”,另一侧内褐色书“诗曰:我今无身谁敬,朋友懒代(怠)相逢;虽我身边破厦,虎瘦不退雄心”。

  明确题写年款的大口坛为数较少。邯郸民间藏有一个特号“海钵”,肩腹部均为五开光内绘牡丹、荷花等花卉图案,腹部开光内题款“大明万历庚辰年闰肆月丁巳日做造大样海钵”。日本佐藤纪念美术馆藏有一件同类“海钵”。这类酒坛的器型与装饰特点基本上大同小异,表现了民间匠师挥洒随意、流畅生动、形式活泼多变的装饰手法,用极为自由粗犷的画风和行书文字来表现民间喜闻乐见的装饰内容。特别是书写文字随意而不规范,还有不少错白字使用,这也比较符合民窑的生产特点。

  以上所述各类酒坛的装饰风格,具有黑白对比鲜明的磁州窑器特点。因其产地不同,故我们称之为磁州窑系白地黑绘花酒坛。

  产地与年代

  磁州窑中心窑址位于太行山东麓漳河、滏阳河流域的观台和彭城,在宋、金、元时均属磁州辖地。金元以后,漳河流域制瓷业逐渐衰落,磁州窑的烧造中心便集中在滏阳河流域隔河相望的临水镇和彭城镇,或称临水窑、彭城窑。这里地处古太行山八陉的“滏口陉”,自古以来就是山西东出华北平原和太行山东麓南北大道的交汇点,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具有产瓷原料(大青土)的自然条件,瓷器生产随之兴旺发达。《大明会典》记:“(明代在)彭城镇设官窑四十余所,岁造瓷坛,堆积官坛厂,舟运入京,纳于光禄寺。明弘治十一年进贡于皇家之瓶、坛达一万一千九百三十六筒”。邯郸北响堂山石窟保留有一通明万历年间张应登《游滏水鼓山记》碑,详细描绘了当时彭城一带制瓷业的兴旺景象:“彭城陶冶之利甲天下,由滏河达于京师。……晨起,视陶陶之家,为缸者,用双轮,一轮坐泥其上,一轮别一人牵转,以便彼轮之作者,作者圆融快便人化矣……似此作者,日千人之多,似此了者,日千所而少。岁输御用者若干器,不其甲天下哉?”张应登所称“岁输御用者若干器”和明嘉靖《彰德府志·建置志》记载相吻合:“彭城厂,在滏源里,官窑四十余所,岁造磁坛纳于光禄寺。”以往多根据这些文献记载,并考虑到白地黑绘花酒坛与彭城窑器的装饰特点相仿,认为这类酒坛的产地是磁州彭城窑。但根据我们多年的征集调查,至今还未发现一例题款磁州彭城窑的白地黑绘花酒坛。

电话/微信:15779828686